社区全科医生能做什么?香港的全科医生实践之路或可借鉴 全球观热点

时间:2023-06-03 20:28:20     来源:金羊网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资料图片)

图 / 受访者提供

社区全科医生的能力不足,社区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可能达不到要求……这可能是很多人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刻板印象,那么社区全科医生到底如何看诊,他们如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2 日,大湾区医疗集团联席行政总裁龚敬乐医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表示,通过与政府携手共同培训全科医生,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协作模式,包括跨境转诊、医联体转诊服务等,不仅让在内地的香港居民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也让内地居民体验港式医疗服务。

) ; font-weight: bold;">社区医生能力不足?给他们一套规范的培训

要获得社区居民认可,自然要提高社区医生的服务水平,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并不容易,在一年时间里需要接受多种考验。龚敬乐向记者介绍:" 目前,社区基层医生要完成执行 167 种常见疾病全科问题的处理,813 分钟以上课程视频,3120 分钟线上直播课程,484 个全科门诊的案例……把所有阅读和材料加起来,不亚于一门研究生课程学习的量。"

" 学员们要连续 4 次通过香港全科标准综合考核,才能获得金牌培训的认证。" 龚敬乐医生说," 之所以要给培训进行考核,因为医生必须对生命负责。"

据记者了解,2018 年,港式金牌培训从广州番禺区开始,首期 11 位医生学员。如今金牌培训陆续有了 2000 多位来自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等地的学员。

" 半脱产一年的培训,我们收获颇丰。" 来自番禺区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牌医生郑振锋向记者表达自己接受培训后的想法," 在培训中,每两个月有线下工作坊,与培训老师面对面交流遇到的临床问题,而且有很多是解决医患沟通的问题。在培训前,我的临床思维相对单一,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模式看诊,人文关怀相对欠缺。培训后,我的看诊就不仅仅停留在疾病上,也会兼顾患者的心理上,在病人身上花的时间很多,看诊差不多 15 分钟。由于详细与患者交流,有时候可能都不用药物来解决病痛。"

) ; font-weight: bold;">社区医生如何转诊?医联体转诊有绿色通道

" 在香港,如果是慢性病患者,政府几乎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而其他的疾病则鼓励去私人诊所就诊,据统计,约 70% 的基层医疗需求均是在私人诊所就诊。" 龚敬乐医生介绍,在香港,居民看病首先看的是社区的全科医生,如果全科医生解决不了,则由全科医生再转介给专科医生。

显然,分级诊疗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充分应用。按照分级诊疗的理想规划,患者看病的第一步是找全科医生,一些常见病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解决;若全科医生不能解决问题,再由其上转到上级医院,联系专科医生继续治疗。

在整个分级诊疗中,全科医生处于分级的最前端,对患者的分级、转诊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遇到疑难病例,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就会联系番禺区医联体的医疗机构进行急难疑危重症的双向转诊,截至 2022 年 7 月 19 日,全区现有高级脑卒中中心 3 个;开展脑梗死静脉溶栓医院增至 11 家。拥有省级认证以上的胸痛中心 12 家,数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 在社区医院的港医诊所(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甚至还可以实现跨境双向转诊。" 龚敬乐医生表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常常会改善居民的就医体验。

) ; font-weight: bold;">未来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2 日,在首届 GOLD 金牌高峰会上,来自香港的专科和全科医生围绕极具实用性的社区临床话题,如社区慢性病、儿科、老年患者、男科、伤口护理、急救等为在场广东省约 200 位基层医护分享了诊疗及医患沟通技巧。

龚敬乐医生表示,未来,还会持续进行 GOLD 金牌培训课程的迭代升级,大湾区医疗集团还将与更多香港以及国外的学术及医学培训机构合作,开发更多更有价值的国际化课程,并邀约在人员和诊所管理、师资培养、学术科研、医护临床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带教,为社区打造一批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彭继业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X 关闭

X 关闭

热点资讯